最新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际行业动态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引发世界原油市场再平衡难题

从世界石油市场的角度看,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搅动了正在寻求的再平衡。从伊朗方面看,伊朗的应对态度虽然较为强硬,但行动较为理性,试图挽回不利局面。从伊朗原油进口国的角度看,将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承受国际市场供需失衡所导致的高油价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寻找新的进口原油资源以满足对原油的需求。

5月8日,美国高调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发布声明称,将对伊朗重启制裁,对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关键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6月26日,美国政府进一步明确希望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同时,有美国高级官员表示,此事已被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层级最高的事项之一,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受此影响,全球原油价格猛烈上涨。这成为正在谋求再平衡的世界原油市场的最大搅局事件。

伊核协议签订之时就已经埋下美国退出的种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即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伊核协议。该协议于2015年7月由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伊核问题六国经过长达9年的长跑谈判而达成,被国际社会视为历史性的协议,对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具有示范意义。该协议签订之后,虽然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一致通过,但当时的奥巴马政府鉴于共和党控制美国国会并没有寻求国会批准而使其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大大降低了对美国政府履行协议的力度,以至于在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就有多位竞选人表示,当选后将废除伊核协议。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成为总统之后宣布退出该协议就在情理之中。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的主要考虑有三个原因。一是美国与伊朗是政治上的“死敌”。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新成立的伊朗政府扣押了美国大使馆人员作为人质,引发了两国的根本性对抗,并成为两国之间不可逾越的“旧仇”。叙利亚危机之后,鉴于伊朗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同属于伊斯兰什叶派,伊朗在叙利亚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中扮演了支持阿萨德政府的角色,再加之俄罗斯对叙利亚现政府的支持,使叙利亚问题久拖不决,美伊之间再填“新恨”。二是伊核协议被认为美国做出了巨大让步,而伊朗是最大的赢家。从协议的条款看,并没有全面禁止伊朗的核活动,并在未来为解禁对伊朗的武器禁运确定了时间表。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及其盟国的安全利益,特朗普政府希望永久限制伊朗铀浓缩活动,而不是协议规定的从2025年起部分放松,并将限制伊朗弹道导弹项目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动作纳入核谈。三是在伊核协议签订之后,伊朗从石油出口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伊朗的石油出口从协议签订之前的100万桶/日恢复到210万桶/日左右,没有受到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的任何影响,多获取的石油收益超过千亿美元,稳定了伊朗的经济形势,并使伊朗有能力介入叙利亚战争和也门内战,被美国认为对中东地区国家加强了什叶派的渗透,影响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演变。一旦伊朗在中东地区做大,将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从世界石油市场的角度,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搅动了正在寻求的再平衡。在协议达成的2015年,世界石油市场正在经历惨痛的低油价,原油供给超过需求,市场严重失衡。低油价使产油国饱受冲击,经济陷入低迷,货币严重贬值,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民众社会福利降低,产油国政府感受到了极大的维持经济社会稳定的压力。沙特阿拉伯政府开始寻求其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Aramco)的上市,俄罗斯政府寻求向国际资本市场减持其持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股份……各产油国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促使油价走出低迷,欧佩克与俄罗斯等主要非欧佩克产油国在2016年艰难达成原油减产协议,促使国际油价出现了较快回升。但是油价上涨之后,为美国页岩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加,超过700万桶/日,占美国原油产量的比例达到65%以上,导致美国实现了追求已久的能源独立,解除了1975年制定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原油出口量屡创新高,日前已达到创纪录的300万桶/日,较2017年平均出口150万桶/日实现了翻番,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国,大大挤占了欧佩克的原有市场份额,抵消了欧佩克成员国减产的效果,引发了欧佩克内部终止实施减产协议转而增产的巨大争论。恰恰在此时间点,特朗普不断抨击欧佩克的减产政策,指责欧佩克操纵国际油价,推高了国际市场价格,要求欧佩克增产100万桶/日。而在欧佩克艰难达成增产协议之后,美国宣布,所有国家应在11月4日前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否则将对进口伊朗原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引起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对于其制裁伊朗的政策应做过评估,试图通过施压欧佩克增产而抵消因制裁伊朗所导致的国际原油市场供应量的减少,以维持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的基本稳定。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美国已经为即将到来的11月4日全面禁止伊朗原油出口做准备,这就是日前媒体透露特朗普与沙特达成增产原油200万桶/日的重要原因。这表明,美国正在对制裁伊朗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政策效果评估,需要沙特等有闲置产能的产油国能够增产以弥补制裁后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减少形成的巨大缺口,尽可能减少因制裁对世界原油市场和全球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获得伊核协议其他五国,特别是英法德三个国家的支持,编织完整的制裁网,实现全面制裁伊朗的预期效果。这将对当前正在寻求再平衡的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有可能使国际原油市场从供过于求突然间转变为供不应求。

按照美国目前的制裁目标和公布的制裁口径,最终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这标志着美国要对伊朗实施全面的石油出口禁止性制裁。按照伊朗《金融论坛报》的报道,2017年在欧佩克和其他原油生产国家减产、去库存时,伊朗出口原油天然气凝析油近10亿桶,平均262万桶/日。伊朗出口的原油62%销往亚洲、38%销往欧洲。一旦实施制裁,将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积极研究和应对。

从伊朗方面看,应该意识到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可能对伊朗产生的严重后果,所以目前伊朗的应对态度虽然较为强硬,但行动较为理性,正在与协议其他五国谋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试图挽回不利局面。但实际上,如果参与协议签署的英法德三国迫于压力向美国倾斜,将使伊核协议真正的名存实亡,伊朗不得不预防性地抬高调门,声称将重启核设施,并不惜封锁石油运输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截断中东地区对世界原油市场的供应,颇有破釜沉舟之势。而一旦果真这样实施,则可能引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深度介入,甚至不排除发生战争的风险,严重打击全球原油市场。

从伊朗原油进口国的角度看,将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承受国际市场供需失衡所导致的高油价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寻找新的进口原油资源以满足对原油的需求。如果依然进口伊朗原油,将面临美国实施的二级制裁,使其不能进入美国主导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结算系统)美元结算系统,增加进口企业经营风险,对这些企业使用美元开展国际贸易产生深刻影响。如果英法德三国参与制裁,则意味着欧元结算通道也不再畅通,进一步增加了进口伊朗原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这需要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需要从政治上做出决断,是完全配合美国实施的对伊朗制裁,还是另辟蹊径,研究实施人民币等其他货币结算、建立专门从事进口伊朗原油业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货币互换等央行之间的协作等措施,摆脱美国制裁,支持本国企业继续开展与伊朗的石油贸易。

总之,美国与伊朗是一对延续了几十年的“宿敌”,加之双方对中东地区利益和影响力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具有较强的国内民意基础,美国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几无更改可能。只不过由于欧洲与伊朗的贸易关系更强,美国希望英法德等欧洲国家能够配合实施伊朗制裁,以编织成完整的制裁网,使欧洲不对伊朗出口的原油提供航运保险,以及将伊朗排除在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之外,不能开展美元和欧元国际贸易结算,彻底堵死伊朗开展国际贸易和向国际石油市场出口的结算路径。美国制裁如果得到严格实施,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将锐减,严重打击正在寻求的再平衡,而不得不迫使沙特等原油产能闲置的国家实施增产以弥补供应缺口。面对这样的形势,伊朗几乎没有更好的良策可以有效应对,而伊朗原油的主要进口国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决断,做好预判和预案以有效应对。

网站简介 | 网站机构 | 网站客户 | 产品与服务 | 会员管理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意见建议 |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2102室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 - 62670067 或 010 - 62670068 传真:010 - 62670069 E-Mail: market@infopetro.com
©2017 油企信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35784号